TAGS:塑料編織袋國家標準,GB/T8946-2013日期:2008-08-22本標準規(guī)定了塑料包裝、 運輸、 貯存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聚、 聚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 經擠出、 拉伸成扁絲, 再經織造、 制袋而成的用于包裝粉狀或粒狀固體物料及柔性物品的塑料編織袋(以下簡稱袋) 。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 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凸輪轉變時,凸輪和四梳方向壓力平穩(wěn),每條經緯受力平衡,不會構成扭絲。 本標準出版時, 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 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039-92 塑料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總則GB/T 1040-92 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 2828-87 逐批檢查記數(shù)抽樣程序及抽樣表(適用于連續(xù)批的檢查)GB 2918-82 塑料試樣狀態(tài)調節(jié)和試驗的標準環(huán)境GB/T 4857. 5-92 包裝 運輸包裝件 跌落試驗方法GB/T 5009. 60-1996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 聚、 聚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 9687-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GB 9688-88 食品包裝用聚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
塑料編織名詞解釋:編織袋主要來講:塑料編織袋是以聚(英文名pp)為主要原料,經擠出、拉伸成扁絲,再經織造、編制、制袋而成。參數(shù)常用的編織布密度是36×36根/10cm²,40×40根/10cm²,48×48根/10cm²。1.編織密度公差。編織密度公差是指比給定標準編織密度多處或減少扁絲的根數(shù)。2.編織布單位面積質量。編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是以平方米克重數(shù)來表示的,是編織布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平方米克重數(shù)主要取決于經緯密度和扁絲的厚度,平方米克重數(shù)影響編織布的拉伸強度,載荷能力,平方米克重數(shù)是生產企業(yè)控制成本的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3.編織布拉伸負荷。對編織袋的有效寬度差的制定和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了我們的國情的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針對于我過目前眾多的中小型塑編企業(yè)的生產能力和規(guī)模大小來決定的,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我們將對編織袋的有效寬幅差也會繼續(xù)做出更加合適的修訂。拉伸負荷也稱抗拉強度,拉伸強度。對于編織布克承受經向和緯向兩個方向的拉伸負荷,故稱經向,緯向拉伸負荷。4.幅寬。各種編織布幅寬直接影響制袋工序。對于筒布用折經表示幅寬,折經等于圓周長的一半。幅寬回縮率,所有編織布織造卷取后的寬度,在展卷切割,印刷,縫合后,制成袋子的寬度都要略小于卷取時的寬度,我們稱幅寬回縮。


涂復的原理是把樹脂在熔融狀態(tài)下涂于基材編織布上。僅把熔融樹脂涂覆到編織布上并立即冷卻,得到二合一編織布。扁絲生產工藝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兩種,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卻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間冷,按牽伸加熱方式有熱板,熱輥,熱風,按紗錠卷繞成型分有,集中擺線卷繞,單錠力矩電機卷繞,磁力矩卷繞。如果復合時,熔融樹脂膜夾在編織布和紙或是塑料膜中間時,然后冷卻得到三合一編織布,涂復可以對平織物單面涂復得到片布,也可以對筒布雙面涂復,得到涂復筒布。
具體來說:擠出機經過加熱后,將聚物料熔融,經模頭擠出成型與生產線上圓筒型塑料編織布擠壓復合、冷卻定型為涂膜布基。布基從退卷架經過導向、預熱到面涂膜后,通過生產線上的十字翻轉架,將布基翻轉180度,使未涂面朝上,布基再通過第二導向、第二預熱、第二涂膜從而完成雙面涂膜,保證不停機連續(xù)生產。按袋的有效寬度分為450、500、550、600、650、700mm,特殊規(guī)格由供需雙方商定。
涂膜過程中,因故退車,要及時關閉電暈機,預熱和冷卻輥水閥門。進車后再逐個打開。編織布出現(xiàn)嚴重的荷葉邊,不要放到操作面糾偏,適當加大放卷張力。 涂膜料倒入拌料機之前,先清掃包裝袋外皮的灰塵。拌料過程應保持涂料清潔,避免塵埃進入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