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綠化苗木壯枝扦插對一些易生根的月季品種
如月月紅、伊麗莎白、豐花、微型月季等,在冬季落葉后,結(jié)合修剪,選取當年生長發(fā)育良好的健壯枝條,截取10-15厘米長一段,上端剪成平面,下端剪成馬耳形。用黃心土做成苗床,上蓋地膜,膜上打孔進行扦插,扦插密度為每平方米30-40株,深度為5-8厘米。用竹子在苗床上搭小弓架,弓架上蓋薄膜,只要棚內(nèi)濕度達到80%以上,2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在不用任何生根劑處理的情況下,撫州苗木,月季冬插比春插和秋插效果要好,成活率達97%以上,且植株生長健壯,開花早。
合理催花。需要月季冬季不休眠繼續(xù)開花時,應在氣溫降低前,移入10℃以上的溫室,可照常開花不斷。暖室冬養(yǎng)前應將月季放在室外冷凍休眠一段時間,11月末入室,先放在低溫處慢慢解凍,再移到10℃左右的地方等它發(fā)芽;然后放在室內(nèi)陽光充足處,每天至少要4小時直接光照,溫度20℃左右,少量澆水、松土。晴天中午可放在室外避風向陽處促花。當新芽放葉發(fā)育成枝后,適量澆水施肥,不久即可現(xiàn)蕾開花。
綠化苗木五看花木
1、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因此澆水要因花而異。常見的仙人掌類及蘆薈、景天、龍舌蘭等干性花卉,根系不發(fā)達,冬青苗木,應少澆水。
2、溫性花卉應多澆水,水分不足葉子就會呈現(xiàn)枯萎狀態(tài)。很多花諺在這方面給了許多有益的提示,如:菊花前期水勿多,供應綠化苗木,水多枝葉全脫落;立秋稍涼交替天,蘭花缺水燒葉邊;君子蘭換盆澆水多,活的沒有死的多;山茶花秋冬澆水多,葉萎根爛難成活。
3、有的花木,葉片上生有一層密密的絨毛,如秋海棠、大巖桐、蒲包花等,不宜在葉面上噴水,否則水分難以蒸發(fā),易霉爛生病。
4、還有許多花卉,葉小、水分蒸發(fā)慢,澆水少才能多開花,如紫薇、九里香、雀梅等。
5、此外,花木在生長旺季和孕蕾期要多澆水,開花期少澆水。剛修剪的花卉要少澆水,否則枝葉徒長,影響造型。
綠化苗木秋季是移栽樹木適宜的時節(jié)
但移植后樹木的成活與健康狀況,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所能呈現(xiàn)出的觀賞效果又會怎樣呢?這與移栽后的養(yǎng)護工作密不可分,今天馨苗綠化就和大家聊聊樹木移植后如何養(yǎng)護才能提高移植的成率。
1、筑堰澆水
栽植后應在略大于種植穴的直徑周圍,用細土筑高15~20厘米的圍水堰,圍堰應人工踏實或用鐵鍬拍實,做到不跑水、不漏水。大規(guī)格土球苗,綠化苗木工程,可按土球大小與中指穴大小做雙圍水堰,外圈大于穴徑,內(nèi)圈小于土球,內(nèi)外水堰同時澆水。
栽植過密的片植喬、灌木,可以分片筑圍水堰。在地形及坡地上,圍水堰應沿等高線水平修筑,坡地可用魚鱗穴式栽植保水。
樹木栽植后必須在24小時以內(nèi)澆遍水,這遍水必須澆透,起作用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俗稱“定根水”;遍水之后3天再澆第二遍水,第二遍水后7~10天澆第三遍水,在北方這三遍水。珍稀樹種、不耐移植未經(jīng)提前斷根處理的苗木、非適宜季節(jié)栽植的大規(guī)格苗木及散坨苗,還可將1000倍液的生根粉水同第二遍水一起灌入,促發(fā)新根。
2、樹干包裹
新移植的樹木,特別是樹皮薄、嫩、光滑的幼樹,不耐移植的苗木(如懸鈴木、鵝掌楸、女貞、紫葉李、紫薇等),移植后應該用粗麻布、粗紡布、草繩、草席等具有一定保濕、保溫性能的材料,用細繩將其綁縛在樹干上,或從地面開始,一圈一圈互相緊緊挨著向上纏繞,必要時可纏到較粗壯的、第二級分支處。
企業(yè): 南昌景致花園綠化有限公司
手機: 15079122733
電話: 0791-88100392
地址: 江西省南昌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楓林西大街16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