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程降水截水
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斷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內部。截水帷幕的厚度應滿足基坑防滲要求,截水帷幕的滲透系數(shù)宜小于1.0×10-∧6cm/s。
落底式豎向截水帷幕,應插入不透水層。當?shù)叵潞畬訚B透性較強、厚度較大時,可采用懸掛式豎向截水與坑內井點降水相結合或采用懸掛式豎向截水與水平封底相結合的方案。
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漿、旋噴法、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擋墻等。
一般輕形井點降水深層是0.5米。沿深基坑四周每過一定間距布置井點管,井點管底端設定過濾管插進透隔水層,上端接塑料軟管與集水總管開展聯(lián)接,集水總管為Φ150無縫鋼管,全身設定與井點管間距同樣的Φ40吸水支管,隨后根據(jù)真空泵吸水泵將滲管鈣鎂離子抽出來,進而做到減少深基坑四周地下水的實際效果,確保了底材的干躁沒有水。一般每一組為60m,但如今的機器設備都很差,主管的長短一般取五十米,數(shù)不超過55m。輕形井點降水務必歷經(jīng)測算,一般取2.5至3M的間距有一根吸水管。
為防止地下水產(chǎn)生突涌的措施較多,如果工程采用了降水方法,則對于后澆帶處混凝土墊層施工應考慮到后澆帶未封閉時,因地下室施工等因素使降水減少甚至停止,因而要對該處墊層進行加強。如采用加厚、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及配筋等措施,以防止突涌。混凝土墊層的厚度、配筋量可依據(jù)后澆帶寬度、地下水壓力等計算確定。
。
基坑降水是指在開挖基坑時,地下水位高于開挖底面,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為保證基坑能在干燥條件下施工,防止邊坡失穩(wěn)、基礎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載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降水的施工工程是深基坑施工的一到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很大部分的基坑事故都是與地下水有關系。
基坑降水是保證基礎質量的重要步驟,明溝加集水井降水、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深井井點降水等等?;訉挾刃∮?米時可沿基坑長邊方向布置單側線性井點,大于6米則需兩則布置或環(huán)狀布置井點。單側線性井點要布置在地下水流靠上游的方向上。降水井運行一段時間后,地下水會形成穩(wěn)定的降水漏斗。降水漏斗的坡度約為1:10,也就是說,當井點處地下水位下降1米并長時間穩(wěn)定時,離井點約10米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都將受到影響,而且,距離井點越遠降水幅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