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結構鋼的低倍組織缺陷評級圖
壓鑄模具原材料檢驗 1、碳化物不均勻性 Cr12型萊氏體鋼,組織中含有大量的共晶碳化物,碳化物不均勻性對使用性能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對其碳化物的分布**有嚴格的控制。 總而言之,由于模具生產廠和車間的生產對象比較繁瑣,并且多少又是單件、小批量,從而為模具生產定額的制定和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各廠和車間的生產方式、設備、技術素質又不太一樣,所以在制定定額時,**要根據(jù)本廠和車間的實際情況,找出適當?shù)姆椒ㄖ贫ǔ黾认冗M又合理的工時定額,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 2、退火組織的評定 退火的目的,降低鋼的硬度,便于機加工,同時也為后續(xù)的熱處理作組織準備。碳素工具鋼退火組織按GB1298**級別評級圖評定。 3、宏觀檢驗 化學成分對保證鋼材的性能是決定性的,但成分合格,不能來說明鋼材性能,由于鋼材內部組織和成分的不均勻性,宏觀檢驗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這方面的不足。 宏觀檢測可以觀察鋼的結晶情況,鋼的連續(xù)性的破壞和某些成分的不均勻性。標準《結構鋼的低倍組織缺陷評級圖》GB1979宏觀常見8種缺陷:偏析、疏松、夾雜、縮孔、氣泡、白點、裂縫、折疊。
壓鑄模具廠家保養(yǎng)流程
壓鑄模具廠家保養(yǎng)流程 模具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壓射速度過高和長時間使用,型腔和型芯上會有沉積物。這些沉積物是由脫模劑、冷卻液的雜質和少量壓鑄金屬在高溫高壓下結合而成。這些沉積物相當硬,并與型芯和型腔表面粘附牢固,很難清除。在清除 沉積物時,不能用噴燈加熱清除, 這可能導致模具表面局部熱點或 脫碳點的產生,從而成為熱裂的發(fā)源地。應采用研磨或機械去除,但不得傷及其它型面,造成尺寸變化。 經常保養(yǎng)可以使模具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tài)。新模具在試模后,無論試模合格與否,均應在模具未冷卻至室溫的情況下,進行去應力回火。當新模具使用到設計壽命的1/6~1/8時,即鋁壓鑄模10000模次,鎂、鋅壓鑄模5000模次,銅壓鑄模800 模次,應對模具型腔及模架進行450—480℃回火,并對型腔拋光和氮化,以消除內應力和型腔表面的輕微裂紋。以后每12000~15000模次進行同樣保養(yǎng)。 當模具使用50000模次后,可每25000~30000模次進行一次保養(yǎng)。采用上述方法,可明顯減緩由于熱應力導致龜裂的產生速度和時間。 在沖蝕和龜裂較嚴重的情況下,可對模具表面進行滲氮處理,以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滲氮基體的硬度應在35-43HRC,低于35HRC時氮化層不能牢固與基體結合,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大片脫落:高于43HRC,則易引起型腔表面凸起部位的斷裂。滲氮時,滲氮層厚度不應超過 0.15mm,過厚會于分型面和 尖銳邊角處發(fā)。
什么材料適合用來制作壓鑄模具
壓鑄模具是壓鑄件生產、形狀確定的模具,生產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鑄造出來的工業(yè)配件的實用性。不過,生產出這樣的模具的原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模具的耐用性,間接決定了零配件的實用性。
這樣一來,我們應該知道什么材料適合用來制作壓鑄模具?
從它的工作環(huán)境來看:
配件加工成型需要熱處理,處理完,液化原料倒入模具中定型,說明模具具有耐高溫的優(yōu)點,能在高溫環(huán)境中保持穩(wěn)定。
模具是經過冷卻后成形,這也說明了不僅耐高溫,也需要反復冷卻加熱的循環(huán)下,不會發(fā)生斷裂破損的情況。
金屬材料的在模具中,以液體形式存在,有一定與模具內壁有摩擦,將導致模具的內壁受損,嚴重可能發(fā)生工業(yè)事故。
根據(jù)上述壓鑄模具的工作環(huán)境,我們能確定它的制作材料必須有以下性質。耐高溫、經得起冷卻加熱的循環(huán),還有就是要有抗沖擊力,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