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德國從上世紀(jì)60年代起就采用透水材料鋪裝路面,并致力于不透水路面的改造,其目標(biāo)是 到2010年,把全國城市90%的路面改造為透水路面。
早在1973年,日本東京建設(shè)局就建立了3個人行道透水鋪面的試驗區(qū)?,到1999年已累計 完成1000萬m2的施工面積。日本INAX透水磚早已投放市場,且有著嚴(yán)格的企業(yè)標(biāo)準(zhǔn)。同時, 美國等國也制定了推廣透水性路面的相關(guān)法規(guī),取得了巨大成效。
黃金尾礦透水磚實驗方法
實驗工藝流程:原料 配料 添加劑一攪拌斗混 料一成形一干燥_÷燒成一制品。壓制成形的透水磚原 料的配比為黃金尾礦80%一90%,煤矸石2%~12%,膨潤土5%~10%,高分子聚合物0%~0.2%。 制備工藝的要點:將原料按配方稱量后加適量水 攪拌均勻,混料20 h左右,在制樣機上以不同壓力壓制成形。坯體干燥24h左右,分別在不同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燒制,然后自然冷卻。
什么是透水磚?
透水磚起源于荷蘭,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蘭人制造了一種長100毫米寬200毫米50或60毫米高的小型路面磚鋪設(shè)在街道路面上,并使磚于磚之間預(yù)留了2毫米的縫隙。這就是荷蘭磚,也是透水磚的原型。
如今,透水磚種類繁多,市政路面上常見的透水磚,大多是碎石作為原料加入水泥和膠性外加劑制造而成,磚體的抗壓和抗折強度也很強,這種磚的價格比起用陶瓷燒制的陶瓷透水磚相對便宜,適用于大多數(shù)地區(q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