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預應力加固鋼結構技術
傳統(tǒng)的鋼結構加固存在的問題:
焊接加固時,高溫作用使焊接部位的組織及性能劣化,而且焊縫必然存在缺陷,會產(chǎn)生新的裂紋;焊接結構內(nèi)部存在殘余應力,與其他作用結合可能導致開裂。焊接使結構形成連續(xù)的整體,裂縫一旦失穩(wěn)擴展,就有可能一斷到底,引發(fā)重大事故。
采用螺栓連接需要在損傷部位附近的母材上開孔,削弱了截面,形成新的應力集中區(qū);普通螺栓在動載作用下易松動,高強螺栓易發(fā)生應力松弛現(xiàn)象,降低了結構的修補效果。粘鋼加固技術是在鋼結構表面用建筑結構膠粘貼鋼板,依靠結構膠使之粘結成整體共同工作,以提高結構承載力。這些加固方法共同的缺點是使結構重量增加很多,鋼板不易制作成各種復雜形狀,運輸和安裝也不方便,且鋼板易銹蝕,影響粘結強度,維護費用高。(3)側向鋼度籍檁條的隅撐保證,省去縱向剛性構件,并減少翼緣寬度。
預應力加固的設計與計算原則
預應力加固鋼結構除遵守一般鋼結構加固的準則與規(guī)定外,還具有以下的特點:
1)進行靜力計算時必須首先確定一些與調(diào)整應力有關的參數(shù),例如輔助平衡力大小、預應力力度、預應力卸載彎矩值、支座標高的位移值等;
2)要確定調(diào)整應力時的合理荷載值或應力水平,換言之,要分析判斷加固結構時是否需要全部卸載,或卸載至某一水平。
在加固結構的設計計算中應遵守下列原則:
1)加固件與被加固件皆在材料彈性范圍內(nèi)受力,兩者在荷載下同時達到材料的強度設計值;
2)充分發(fā)揮材料強度潛力,加固件的預應力度可使被加固件的應力卸載至其反向應力的極值;
3)預應力加固設計中同樣應當考慮預應力加載系數(shù)、預應力損失系數(shù)、工作條件系數(shù)、荷載系數(sh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