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風管抗震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原則
一、風管抗震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原則 1.普通剛性風管側向抗震吊架的間距為9m,普通剛性風管縱向抗震吊架的間距為18m。 2.玻璃纖維、塑料和其他非剛性材質風管的側向抗震吊架,間距為4.5m.縱向間距為9m。 二、電氣抗震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原則 1.剛性電氣線管、線槽及橋架側向抗震間距不得超過12m,縱向抗震間距不得超過24m。 2.非剛性材質電氣線管、線槽及橋架橫向抗震間距不得超過6m,縱向間距不得超過12m。
三、抗震支撐系統(tǒng)計算原則 抗震支吊架的安裝形式及布置原則都是依據嚴格的力學計算結果確定的,力的計算必須滿足規(guī)范要求。
成品支架、抗震支架的生銹問題
支架產品應用到建筑中本就是為了起到承重、抗震等作用的,是用來保護建筑和人民安全的。如有產品有鍍層損壞、輕微松動等影響安全的情況,可進一步維護確保支架的安全穩(wěn)定。
當然,支架市場的發(fā)展,勢必造成了各種品牌繁多,品質不齊的現(xiàn)象,甲方在選擇廠商時一定要細細甄別,以防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的品牌和產品。
支架產品運用到建筑上,無疑承擔了保護管道、設備等正常運行的重擔。特別是抗震支架,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時機電設備掉落砸傷群眾、保護機電設備運行及震后恢復。若使用了不正規(guī)廠商生產的不合格產品,其危害影響可想而知。
事實上,近些由于不合格產品導致的建筑物掉落事故已經屢見不鮮了,引發(fā)的血的教訓早該引起重視了!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的情況更應該在源頭上阻斷!
裝配式成品支架技術要求解讀
裝配式成品支架適用于市政與建筑工程的管道,輸送介質溫度為-20℃~150℃、系統(tǒng)壓力小于或等于1.6MPa、管道公稱尺寸為DN10~DN300,給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供暖、通風、空調及消防等系統(tǒng)的以重力作用為主要荷載的支吊架。
裝配式成品支架技術要求
1、固定支架用錨栓采用具有適應開裂混凝土性能的金屬錨栓。
2、成品槽鋼為冷拉成型槽鋼,便于以后管道安裝、維護和擴展使用,槽鋼壁厚應≥2.0mm,并提供承載性能檢測報告。成品槽鋼內緣須有齒牙,且齒牙深度不小于0.9毫米,并且所有配件的安裝依靠機械咬合實現(xiàn),嚴禁任何以配件的摩擦作用來承擔受力的安裝方式,以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連接。整套綜合管線安裝完成后應具有安全的抗震、抗沖擊、抗滑移性能。
3、成品槽鋼的表面處理采用熱鍍鋅(鋅層厚度不低于45μm)或鈍化鍍鋅加環(huán)氧噴涂(厚度不小于70um);零配件可采用電鍍鋅,鍍層厚度不低于5um,零配件采用熱鍍鋅,以滿足綜合管線支吊架的耐久性。成品槽鋼現(xiàn)場切割部分切口,應保證切口斷面垂直,切割后應使用砂紙或板銼去除切口毛刺,然后用對切口進行涂層修補處理,熱鍍鋅成品槽鋼用噴鋅罐補鋅,修補后的涂層厚度應不小于原涂層厚度。所有規(guī)格單拼成品槽鋼、雙拼成品槽鋼材質應采用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規(guī)定的Q235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