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式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于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有人認為固體廢物是“三廢”中zui難處置的一種,因為它含有的成份相當復雜,其物理性狀(體積、流動性、均勻性、粉碎程度、水份、熱值等)也千變萬化,要達到上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目標會遇到相當大的麻煩,一般防治固體廢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產(chǎn)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結構(包括民用工業(yè))控制工廠原料的消耗,定額提高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提高廢品的回收率等;其次是開展綜合利用,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和能源對待,實在不能利用的則經(jīng)壓縮和無毒處理后成為終態(tài)固體廢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淤泥處理后再利用
對于多數(shù)市民來說,污水處理早已不再陌生。污水處理雖然能潔凈水質,但仍會留下副產(chǎn)品——淤泥。對淤泥進行深層次處理,正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zui后一道程序。
目前有“板房壓濾”讓一灘稀泥成為一塊泥餅,和“生石灰干化”滅菌消毒把淤泥變作粉末兩種方式
雖然兩種淤泥處理工藝有所不同,但兩者都將達到一個共同效果:將原本含水量大于80%的淤泥脫水干化,zui后產(chǎn)出含水量小于60%的淤泥,并且通過滅菌消毒,達到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作用,同時實現(xiàn)后期資源開發(fā)綜合利用。
“處理后的淤泥可以用作磚廠的主要原料,可在修筑公路時作為路基進行填充,還可以用于治理石漠化。同時,經(jīng)過相關部門的檢測,從污水分離出的沉淀物含有很多有機物,可作有機肥進行二次利用。
略顯遺憾的是,雖然淤泥干化處理綜合再利用的前景可觀,但目前污水處理廠的淤泥處理僅停留在摸索開發(fā)階段,其處理后的大部分淤泥都直接運往垃圾處理廠附近的淤泥填埋場進行填埋?!捌诖倌嘧儚U為寶,發(fā)揮‘余熱’!”
廣義的生物修復指一切以利用生物為主體的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技術。
它包括利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轉化土壤和水體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也包括將污染物穩(wěn)定化,以減少其向周邊環(huán)境的擴散。生物修復也曾被稱為生物恢復、生物清除、生物再生和生物凈化等。一般分為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和動物修復三種類型。根據(jù)生物修復的污染物種類,它可分為有機污染生物修復和重金屬污染的生物修復和性物質的生物修復等。
微生物修復技術是指通過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無害化的過程。它包括自然和人為控制條件下的污染物降級或無害化的過程。微生物對有機污染土壤的修復是以其對污染物的降解和轉化為基礎,主要包括好氧和厭氧兩個過程。完全的好氧過程可使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降解和轉化而成為CO2和H2O,厭氧過程的主要產(chǎn)物為有機酸與其他產(chǎn)物。然而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是一個涉及許多酶和微生物種類的分步過程,一些污染物不可能被徹底降解,只是轉化成毒性和移動性較弱或更強的中間產(chǎn)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