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蘋果疏果及果袋使用技術(shù)
選果
疏果要在落花期一周開始,20~25天內(nèi)結(jié)束,疏果時要掌握一個順序:開花較早、肥水管理差、病傷嚴重、掛果多、樹勢較弱的可早疏;開花晚、坐果率低、結(jié)果少的樹可適當(dāng)晚疏。疏果時應(yīng)選留果形端正的中心果,多留中長果枝和果頂向下生長的果,全部留單果。疏去小果、病蟲果、梢頭果、畸形果和果柄短小且向上生長的果。一般每50~60片葉留一個果或每隔25~30厘米留1個單果,畝留果量1~1.2萬個。蘋果的管理不僅需要及時的打藥除草,如今蘋果套袋技術(shù)的應(yīng)用也延伸出很多的管理問題,其中摘袋要避開陰雨天氣,如果在陰雨天摘袋,會有何影響呢。在合理負載的基礎(chǔ)上,盡可能使果實在樹上均勻分布,優(yōu)先選擇有副梢和蓮座葉片大的果,留下的果要盡可能獲得足夠的光照和營養(yǎng),才能長出果。
蘋果袋的七大作用總結(jié)
一、防病蟲。
套袋后,果實與外界隔離,病菌、害蟲不能,可有效防治輪紋病、煤污病、斑點落葉病、痘斑病、桃小食心蟲、梨椿象等病蟲的危害。
二、減輕冰雹危害。
冰雹多發(fā)生于幼果期。此時果子尚小,懸于袋中,冰雹落到鼓脹的袋子上,減緩了它的機械沖力,可使果實免受其害。
三、增加果實著色艷麗,果皮細嫩光亮。
套袋可明顯提高果實著色,可達全紅果,果面光潔美觀,無果銹,外觀好,著色面85%—,可完全達到標準。
四、減少藥殘留,有利于生產(chǎn)。
套袋后,果實不直接接觸藥,同時可減少打藥次數(shù)??梢杂行У販p少藥的殘留量,有利于生產(chǎn)無公害,為出口創(chuàng)匯奠定基礎(chǔ)。
五、經(jīng)濟效益高。
近年來蘋果市場已由賣方市場轉(zhuǎn)向買方市場,客商對果品質(zhì)量要求越來越嚴格,一些果園雖然產(chǎn)量高,但商品率低下,效益并不好。
六、增加出口率。
套袋可使果園商品率提高到90%左右,同時果面細嫩光潔,著色艷麗,外觀佳,藥殘留低,售價高、易出售,從去年市場銷售情況看,套袋果比不套袋果價高出干倍左右,且供不應(yīng)求。
七、提高果實貯藏性。
套袋果的硬度比不套袋的高。同時,由于果實皮孔稀少、角質(zhì)層分布均勻,不易失水皺皮,貯藏病害輕,可延長貯藏期1—2個月。
水果套袋在不影響、不損害水果正常生長與成熟的前提下,不僅隔離藥與環(huán)境污染使水果無公害,而且通過隔離病蟲害及塵土的作用使成熟水果表面光潔、色澤鮮艷,提高了水果檔次,效益顯著。
套袋中的水果不會受到鳥類的侵害,不會受到果蠅菌的,在生長過程中不會被樹枝刮傷,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更由于套袋本身的透氣性可產(chǎn)生個別溫室效應(yīng),使水果保持適當(dāng)?shù)臐穸?、溫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澤,增加水果的產(chǎn)量,并縮短其成長期。同時由于生長的過程中不需施用藥,使水果具有且無公害,達到標準。滲透性大,吸水性就強,套袋遇雨后易附著在果實上,既影響果實生長和著色,又增加了果銹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