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顯微鏡可用于任何需要分析的地方
個現(xiàn)代顯微鏡物鏡是通過恩斯特·阿貝和卡爾·蔡司在耶拿的合作而建成的。這些改進主要是通過計算客觀結構的數(shù)學公式進行的。作為一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你應該自己去思考和發(fā)現(xiàn)這些想法,但是要想把事情做好,你必須在團隊中緊密合作。 顯微鏡可用于任何需要進行分析的地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從到的細節(jié)。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我們?nèi)祟惥褪沁@樣。你帶著宇宙,把東西變得越來越小,然后你就找到了一個人。從人類到大的事物包圍著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思考。讓我來說明一下種思維方式,你從宇宙到地球,到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或一個城鎮(zhèn),到一個地區(qū),找到一條路或一條街,找到一座建筑或一座房子,找到一種人類的生物。你也會走相反的路。在那之后,你可以用顯微鏡分析每一個細節(jié),用望遠鏡來測量大的東西!
孩子成長過程對周遭環(huán)境充滿好奇,顯微鏡的誕生也幫助孩子感觀微
孩子成長過程對周遭環(huán)境充滿好奇,顯微鏡的誕生也幫助孩子感觀微觀新世界的魅力。當孩子擁有了顯微鏡,可以自己制作標本,觀察花瓣,觀察頭發(fā),觀察一切想要觀察的東西。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孩子對科學探索的興趣,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以及對細節(jié)的觀察力和好奇心,促使孩子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事物深處隱藏著的奇妙世界。孩子與生俱來就喜歡追逐大自然、對未知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通過顯微鏡作為載體,在使用操作過程中,增加了與孩子互動及交流,也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快樂的健康成長,成長過程也是一個探索未知的過程。而"微觀科學"對于孩子來講是神奇的未知領域,探索研究微觀科學能很大程度滿足他們好奇的天性。
復合式顯微鏡1611年
復合式顯微鏡 1611年,Kepler(克卜勒)制作了復合式顯微鏡。這架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也不高,約10~30倍。但這一成就成為技術把光學放大裝置提高到顯微鏡水平的標志。 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的增加 1665年,英國科學家R.Hooke制作了架有科學研究使用價值的顯微鏡,它的放大倍數(shù)為40~140倍。R.Hooke用這架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細胞,其實,“細胞”一詞的由來便是R.Hooke用復合式顯微鏡觀察軟木木栓組織上的微小氣孔而得來的。 1674年,A·V·Leeuwenhoek利用自制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前人所未曾見到過的一些,人類自此開始了對原生動物學的研究。九年后A·V·Leeuwenhoek又成為首位發(fā)現(xiàn)“細菌”的人。 他一生親手磨制了550個透鏡,裝配了247架顯微鏡,至今保存下來的還有9架。A·V·Leeuwenhoek使用的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為500倍,分辨率可達到1.0 μm。
激光掃描共聚焦熒光顯微鏡
激光掃描共聚焦熒光顯微鏡(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或CLSM),放大倍數(shù)幾百到幾萬,分辨率與入射光波長有關,約幾百納米,可三維成像。 帶你了解現(xiàn)代科研中的顯微鏡 其實這種顯微鏡主要用于生物學,但其去除熒光功能的版本在材料學中,比如觀察金相、機件的加工粗糙度,得到表面附近的三維圖像。 其實其三維成像原理并不復雜,只是在光源和光前分別加裝了一個帶的擋光板,仔細觀察下面的光路圖,相信你很快就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