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鉆孔是指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這里講述了勘探工作里的鉆孔工作,以及鉆孔需要的輔助工具以及部分應急措施方法。在地質勘查工作中,利用鉆探設備向地下鉆成的直徑較小深度較大的柱狀圓孔,又稱鉆井。
孔的表面質量較差。鉆削切屑較寬,在孔內卷為螺旋狀,流出時與孔壁發(fā)生摩擦而刮傷已加工表面。
樁中線控制是節(jié)混凝土護壁上設十字控制點,每一節(jié)設橫桿吊大線墜作中心線,用水平尺桿后圓周。
本工程利用挖孔井抽水,分若干組進行成孔,每組先1~2挖得較深的孔井作為該組挖孔的集水井。
鉆孔起始部位稱孔口,側部稱孔壁,底部稱孔底。鉆孔的直徑D簡稱孔徑,孔口直徑稱開孔口徑,孔底直徑稱終孔直徑。從孔口至孔底的距離H稱鉆孔深度,簡稱孔深。鉆孔的某一段稱孔段。
挖孔灌注樁的施工程序是:場地整平→放線、定樁位→挖節(jié)樁孔土方→支模澆筑節(jié)混凝土護壁→在護壁上二次投測標高及樁位十字軸線→安裝活動井蓋、垂直運輸架、起重電動葫蘆或卷揚機、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風照明設施等→第二節(jié)樁身挖土→清理樁孔四壁、校核樁孔和垂直度和直徑→拆上節(jié)模板、支第二節(jié)模板,澆筑第二節(jié)混泥土護壁→重復第二節(jié)挖土、支模、澆筑第二節(jié)混凝土護壁工序,循環(huán)作業(yè)直至設計深度→檢查持力層后進行擴底→清理虛土、排除積水、檢查尺寸和持力層→吊放鋼筋籠就位→澆筑樁身混凝土。當樁孔不設支護和不擴底時,則無此兩道工序。
鉆孔的功用:①獲取手地下地質實物資料,即從鉆孔取出巖心、礦心、巖屑或液、氣態(tài)地質鉆孔樣品,必要時從孔壁補取側壁巖樣礦樣;②作為地球物理測井的通道,獲取巖礦層各種地球物理信息;③作為人工通道觀測地下水層水文地質動態(tài)。
在鉆床上鉆孔時,一般情況下,鉆頭應同時完成兩個運動;主運動,即鉆頭繞軸線的旋轉運動(切削運動);輔助運動,即鉆頭沿著軸線方向對著工件的直線運動(進給運動),鉆孔時,主要由于鉆頭結構上存在的缺點,影響加工質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級以下,表面粗糙度為Ra12.5μm左右、屬粗加工。
設置閉合導線網(wǎng)并與市政控制點閉合,達到規(guī)范要求精度,經(jīng)驗收合格后,導線點作為樁位點放樣的基準點。導線點同樣要閉合,達到精度要求。樁位點在埋設護筒時會被破壞,所以樁位點確定之后,再放兩個以上的保護樁。用保護樁校核護筒的準確性。保證樁位點的偏差符合要求。測量放樣用全站式經(jīng)緯儀,極坐標計算數(shù)據(jù)。樁位之間的距離校核可用鋼尺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