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打鐵(1)鍛造原理是一種通過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改變金屬形狀和內部結構組織變化,以達到需要的機械狀態(tài)和性能,特定尺寸的加工方式。工藝流程:鍛坯加熱→輥鍛備坯→模鍛成形→切邊→沖孔→矯正→中間檢驗→鍛件熱處理→清理→矯正→檢查鍛造技術特點:1、鍛件質量比鑄件高能承受大的沖擊力作用,塑性、韌性,機械性能穩(wěn)定,其各方面的力學性能都比鑄件高。2、節(jié)約原材料,加工速度快,生產效高。3、產品加工靈活性比較大。
模具尺寸-大尺寸模具常常使用預硬鋼。整體淬硬鋼常常用于小尺寸模具。
模具使用次數(shù)-長期使用(>1000000次)的模具應使用高硬度鋼,其硬度為48-65HRC。中等長時間使用(100000到1000000次)今日焦點的模具應使用預硬鋼,其硬度為30-45HRC。短時間使用(<100000次)的模具應使用軟鋼,其硬度為160-250HB。
表面粗糙度-許多塑料模具制造商對好的表面粗糙度感興趣。當添加硫改善金屬切削性能時,表面質量會因此下降。硫含量高的鋼也變得更脆。
高硬度材料加工技術
現(xiàn)代模具追求高的使用壽命,以平衡其較高的制造成本,獲得更高的性價比。使用高硬度材料來制造模具的關鍵零部件,是提高模具使用壽命直接的方法。
高速切削技術(HSC)是近十年來迅速崛起的一項先進制造技術。高速切削技術基于高速切削理論,認為對于每一種零件材料,在常規(guī)的加工速度范圍內,切削溫度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升高,如果用遠遠超過常規(guī)切削速度范圍的速度來加工的話,切削溫度反而會降低。20世紀20年代末德國物理學家薩洛蒙博士首*提出高速切削加工的概念。借助于集成了高速電主軸、高速伺服系統(tǒng)、高精度的快速進給系統(tǒng)和*性能控制系統(tǒng)等先進技術的高速切削機床,配備硬質合金、聚晶金剛石(PCD)及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甚至陶瓷等新型材料刀具,高速切削可以加工硬度達60HRC甚至更高硬度材料的零件。因此,高速切削能直接加工經(jīng)熱處理硬化的工件,粗、半精和精加工只需要在機床上裝夾一次即可完成,還能省去熱處理后的電火花加工,簡化了工件的工藝流程,節(jié)約生產成本。
快速成形技術
快速成形(RP)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項先進技術,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發(fā)達國家的制造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焖俪尚渭夹g將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數(shù)字控制(CNC)、激光技術、精密伺服驅動技術及新材料技術融為一體,其制造原理與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截然不同??焖俪尚渭夹g屬于“增材制造”。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是將大的毛坯一點一點削減為零件,而快速成形技術則是用原料一點一點堆積疊加形成零件。
根據(jù)成形原理和系統(tǒng)特點以及所用成形材料的不同, 快速成形技術分為3DP噴墨技術、FDM熔融層積成形技術、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SLS選區(qū)激光燒結技術和DLP激光成形技術等多種類型。盡管快速成形有多種技術類型,但它們的基本原理都一樣,就是“分層制造、逐層疊加” , 就像一臺“ 立體打印機”,因此,形象地把快速成形稱為“3D打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