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情測控系統(tǒng):糧情測控系統(tǒng)是糧庫長期儲糧的必需設施。糧堆溫度、水分等參數(shù)的檢測數(shù)值是保管人員了解深糧層糧情變化趨勢、進行糧情分析的重要依據(jù)。一套完備的糧情測控系統(tǒng)要具備溫濕度參數(shù)檢測與采集、糧情分析與控制等功能。通風降溫系統(tǒng):在選用風道時必須考慮倉房用途、進出倉作業(yè)形式、通風途徑比等因素。在一棟倉(廒間)內只能布置一種風道形式。應當按送風均勻、有效通風的要求選擇;大跨度倉房可兩側設門,并按非對稱型布置(主倉門設計大一些,有利于機械進出,其它倉門設計小一些,有利于倉門密封)。

窗扇選用導熱系數(shù)低的聚氨酯保溫板為主材,密封件為三元乙丙橡膠密封條,由三道密封構成,實現(xiàn)保溫隔熱與氣密性的有機結合,在糧庫倉房使用后有利于低溫倉(準低溫倉)與氣密倉的實施。窗體選用物理重量輕的鋁型材為主材,使用于糧庫倉房規(guī)格為1100mm*1200mm的保溫密封窗每套約為13公斤;為提高儲糧技術應用效果和降低保管費用,必須提高倉房的氣密等級。保溫窗扇與防蟲防雀網能分別開啟與固定,無需拆裝,在倉房日常保溫密封、通風、進出糧等工作中操作簡便。

在糧倉設計和建造中要充分考慮倉房的氣密性,注意選購材料、糧倉結構施工質量以及易漏氣部位的處理。過去修建的糧倉對氣密性相關問題考慮比較少,由于倉房建設者和倉房使用者都基于自己的立場考慮,設計者不能從倉儲工藝角度考慮倉房結構的要求,而使用者不參與建倉過程,無法從儲糧角度對倉房儲糧性能提出要求,造成倉房漏氣嚴重。進出糧機械化:糧庫儲糧數(shù)量多、體積大,有時需要快速周轉,在設計倉房時必須考慮進出糧、翻倒倉的機械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