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熒光微球一般指微球的表面標有熒光物質(包括表面包覆)或微球體內結構含有熒光物質(如包埋或聚合)的微球,受到外界能量刺激能激發(fā)出熒光。它是一種載有熒光分子的功能性微球,其外形可以為任意形狀,一般為球形。近年來,隨著熒光探針技術研究的深入,人們已經能夠制備各種各樣的粒徑從納米級到亞微米級的熒光微球。熒光微球有比較穩(wěn)定的形態(tài)結構及發(fā)光行為,受溶劑、熱、電、磁等外界條件 的影響比純熒光化合物小很多。
利用無機或有機微球為核,通過層層自組裝法在其表面交替組裝熒光聚電解質或熒光納米粒子來制備熒光微球。這樣得到的微球殼厚度可以很容易地通過改變循環(huán)的次數(shù)來控制,同時,殼的尺寸與形狀可由所用核的尺度預先確定,而且這樣得到的核殼微球具有與核顯著差異的特殊性質(如不同的化學組成、良好的穩(wěn)定性 、高比表面積、不同的磁和光學性質)。
將包被有的微球噴在膜上干燥之后,如何保證其被樣本潤濕后可以在膜上保持很好的流動性?
流動性差的原因可能是微球的粒徑太大,或者是微球凝集在一起無法流動,亦或是由于樣品中的液體太少導致不能使所有的微球被完全釋放。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來測試微球在膜上面的流動性:
1. 在膜上面點一些微球;
2. 在微球完全干燥之前加入一些水或緩沖液使微球在膜動;
3. 如果不能夠流動,那么微球在這個膜上面存在物理上的運動障礙。
建議:對膜進行預處理可以有效的避免膜對的吸附;另外,也可以在膜上添加一些非常親水的物質如蔗糖,可以快速的再水化使微球釋放完全,海藻糖等低聚糖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