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儲糧防霉劑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防霉劑是一類抑制霉菌生長的化學物質(zhì),在糧食儲藏過程中可直接添加到原糧中,用于抑制霉菌。對于夏季高溫、高濕,雨水較多,倉房出現(xiàn)局部漏點的情況,應該還是有一定作用的,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儲糧防霉劑。1防霉劑的基本條件防霉劑與食品安全緊密相關,因此對其使用具有嚴格的限定標準,防霉劑必須通過相關管理部門的安全性驗證,才能用于原糧中。①對霉菌具有性和廣譜性;②對人和動物的危害盡可能小,且不造成毒累積作用;③穩(wěn)定性強,不對糧食的品質(zhì)產(chǎn)生影響;④原料易得,生產(chǎn)成本低。
紅外識別法藏有害蟲糧粒和完好的糧粒
紅外識別法藏有害蟲的糧粒和完好的糧粒其近紅外光譜是不同的,因為糧蟲自身含有的元素多少和成分與糧粒是不同的。利用它們近紅外光譜上的差異就可以區(qū)分藏蟲糧粒和完好糧粒。如果利用近紅外光對糧粒子進行掃描,還可以識別出糧蟲的種類。近紅外法識別糧蟲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該方法一般都是在專門的檢測室進行,檢測效率低,檢測人員技術水平要求高,對糧蟲種類的鑒別達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早期儲糧害蟲的識別靠人工識別
早期儲糧害蟲的識別靠人工識別。人工識別借助于放大鏡、顯微鏡甚至直接用肉眼觀察害蟲,判害蟲種類和進行計數(shù)。這種方式判別的效果與判別者的經(jīng)驗有很大關系。判別者經(jīng)驗不足,會導致錯誤的判別,為儲糧害蟲防治提供不準確甚至錯誤的信息,給糧庫企業(yè)帶來不應有的損失。為了減少人工判別儲糧害蟲帶來的誤判,同時也為了減輕工作量,提供工作效率,一些新的儲糧害蟲識別技術近年來逐漸發(fā)展起來。比較有代表性的技術有紅外識別法、圖像識別法和聲音識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