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影響鉆孔灌注樁成樁質量的原因、9大控制措施!
1)按照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鉆孔后要清除孔底的淤泥,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很難將淤泥清除,于是在澆灌斗混凝土進行封底施工時,孔底沉積的淤泥必然混入混凝土中。由于用導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是從下往上頂升的,先灌入的混凝土頂升于孔的上面,這樣就容易出現(xiàn)樁上段強度較低的現(xiàn)象。
(2)澆灌混凝土時,若導管插入混凝土之內(nèi)過深,澆注速度又較快,則容易在孔體深部沉積較多的骨料,加上振搗過程所造成的混凝土的離析,也容易導致樁體上部強度較低的質量問題。
(3)埋設護筒的周圍土不密實,或護筒水位差太大,或鉆頭起落時碰撞引起質量問題。
(4)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質松散,泥漿護壁不好,護筒周圍未用粘土緊密填封以及護筒內(nèi)水位不高。鉆進速度過快、空鉆時間過長、成孔后待灌時間過長和灌注時間過長也會引起孔壁坍陷。
(5)鉆機安裝就位穩(wěn)定性差,作業(yè)時鉆機安裝不穩(wěn)或鉆桿彎曲所致。地面軟弱或軟硬不均勻,土層呈斜狀分布或土層中央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以至造成成孔后樁孔出現(xiàn)較大垂直偏差或彎曲。
(6)清孔不干凈或未進行二次清孔;泥漿比重過小或泥漿注入量不足而難于將沉渣浮起,鋼筋籠吊放過程中,未對準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樁底,清孔后,待灌時間過長,致使泥漿沉積,以至造成樁底沉渣量過多。
筒鉆:
適用于有明顯分層的中等風化砂巖(取芯概率高),以及硬質巖層的環(huán)切。在密實度較高的土層,或是部分軟巖地層,由于選擇摩擦式鉆桿造成打滑時,可嘗試使用筒鉆處理。
嵌巖螺旋鉆頭:
適用于孔內(nèi)漂石、孤石硬質巖層的破碎等。對于部分膠泥地層,中等密實程度的卵石土,在選用土層雙底撈砂斗無法鉆進時,可嘗試使用螺旋鉆頭進行鉆進。
雙層筒鉆:
適用于粒徑為200~500mm的卵、漂石層鉆進。雙層筒鉆其采用一種全新的鉆進思想 “擠”。即將大小不一的碎、卵石在筒內(nèi)擠密后帶出孔外。設計時,根據(jù)成樁孔徑設計外筒直徑,根據(jù)卵石的平均粒徑設計內(nèi)筒直徑,內(nèi)筒比外筒高。此鉆具已在國內(nèi)得到廣泛應用,鉆進效率及鉆齒損耗方面,明顯優(yōu)于其他鉆具。
土層單底撈砂斗:
此鉆頭與雙底撈砂鉆斗功能類似,優(yōu)勢在于其有側進土口,而且不需反鉆關斗門,對于土層的鉆進效率更高。劣勢在于其重量較輕,對于部分硬質土層時,特別是配合摩擦桿使用時,可能出現(xiàn)打滑不進尺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鉆進效率。
土螺旋鉆頭:
僅適用于小樁徑,內(nèi)聚力較大的粘土層。優(yōu)勢在于,鉆頭高度可達4m,單次進尺量大,而且能有效的避免其它鉆頭在此類工程中卸渣困難的問題。推薦在適用范圍內(nèi)使用。
如何保證橋墩砼的澆筑質量?
1、質量問題及現(xiàn)象:
1)砼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
2)鋼筋的保護層偏薄。
3)分層印跡明顯。
4)砼表面出現(xiàn)水紋。
2、原因分析:
1)使用水泥品種不合適。
2)材料級配發(fā)生了變化,致使坍落度變化較大。
3)當橋墩的高度超過2m時,由于未設置串筒致使砼發(fā)生離析,振搗時漏振或過振。
4)鋼筋保護層墊塊設置不當。
5)兩層澆筑時間間隔過長,或振搗時振搗棒未深入到下層砼中,致使兩層砼未結合好。
3、預防措施:
1)勿用礦渣水泥,因為使用礦渣水泥后,砼表面易出現(xiàn)水紋。
2)嚴格控制砼的坍落度,保證砼的和易性。
3)當橋墩的高度超過2m時,在澆筑砼時要設置串筒,或泵送砼接串筒至分層澆筑部位。
4)分層澆筑振搗的厚度一般每30cm一層,振搗時振搗棒應深入下層5cm左右,不可超厚,否則振搗效果不好。砼應該連續(xù)澆筑,兩層之間的澆筑不可間隔時間過長。
5)鋼筋保護層的墊塊要沿鋼筋籠四周均勻設置。
6)使用整體模板,盡量減少接縫,接縫時墊海綿條或橡膠條并緊固密封。
4、處理措施:
當蜂窩面積較小時,可在拆模后及時用高標號砂漿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