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吳中區(qū)東山繁茂果樹苗木場經營多種果樹樹苗、碧螺春茶葉、碧螺春茶樹苗!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當地民間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采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相傳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后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贊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1雅,于是題名“碧螺春”。關于此茶名稱的來歷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親賜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時就已有茶名的傳說,還有一種巧妙的解釋說取其色澤碧綠,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這些特點,因而命名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歷史,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蘇州吳中區(qū)東山繁茂果樹苗木場經營多種果樹樹苗、碧螺春茶葉、碧螺春茶樹苗!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揀得凈。第六、賞茶舞,大家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茶葉從茶水當中飄散下去,進入水中,翩翩起舞,也被人們稱為是茶舞。每年春分前后開采,谷雨前后結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通常采芽葉初展,芽長1.6~2.0厘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為“雀舌”,炒制500克gao級碧螺春約需采6.8~7.4萬顆芽頭,歷史曾有500克干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條件,加之的鮮葉原料,為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采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如若茶葉瘦弱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后舌本回甘,齒頰生香,余味無量。通常揀剔一公斤芽葉,需費工2~4小時。其實,芽葉揀剔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于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采,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采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的鑒別方法:
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鮮艷,發(fā)綠、有明顯著色感。
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后,沒有加色素的湯色看上去比較清澈柔和、青黃明亮,加色素茶湯的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艷,明顯發(fā)綠。
碧螺春的功效:
緩解腳1氣作用:每晚睡前,取花椒10克、碧螺春10克、陳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開,放溫后浸泡雙腳,每次浸泡半小時,然后用干凈毛巾擦干雙腳。堅持每晚泡腳1次,一般1周后腳1氣便會減輕。
抑制ai細胞作用: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ai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堿、桑色素和兒茶素。